日期 |
心情 |
日記內容 |
2010-11-11 |
 |
四喜丸子的由來~
傳說四喜丸子創製於唐朝。有一年朝廷開科考,各地學子紛紛湧至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當結果出來,衣著寒酸的張九齡中得頭榜,皇帝賞識張九齡的才華,便將他招為駙馬。
當時張九齡的家鄉正遭水災,雙親離鄉逃難去,音信全無。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雙親的下落,便派人將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讓廚師烹製一道吉祥的菜餚,以示慶賀。菜端上來一看,是四個炸透並澆以湯汁的大肉丸子。張九齡詢問菜的含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金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闔家團圓。
張九齡聽了大喜,連連稱讚,便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乾脆叫它「四喜丸」吧!從那以後,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
|
2010-11-08 |
 |
四菜一湯的由來02~宴後,朱元璋當眾宣佈:今後愛卿請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湯」,誰若違犯,嚴懲不怠。從此,「四菜一湯」的規矩便從宮廷傳到了民間。說到朱元璋的國宴是四菜一湯,聽眾朋友們可知道墨西哥的國菜是玉米宴:
墨西哥人以玉米為主食,國宴也是一盤盤玉米美食。 「托爾蒂亞」是將玉米麵放在平底鍋上烤出的薄餅,類似中國的春餅,香脆可口,尤以綠色玉米所制的薄餅最香。「達科」是包著雞絲、沙拉、洋蔥、辣椒,用油炸 過的玉米卷;最高檔的「達科」以蝗蟲做餡。「達瑪雷斯」是玉米葉包裹的玉米粽子,裡面的餡有拌雞、豬肉和乾果、青菜,肉香伴香嫩葉芬芳,吃後齒頰留香。「蓬 索」是用玉米粒加魚、肉熬成的鮮湯。整席玉米國宴,包括麵包、餅乾、霜淇淋、糖、酒,一律以玉米為主料製成,令人大開眼界。
還有令人莞爾的烏幹達國菜是香蕉飯:非洲的烏幹達,招待客人自始至終不離香蕉。客人入座,先敬上一杯鮮美可口的香蕉汁,然後端上烤得焦黃的香蕉點心。正餐吃一種叫做「馬托基」的香蕉飯。「馬托基」是以一種不甜的香蕉品種為原料,剝皮搗成泥狀,蒸熟後拌上紅豆汁、 花生醬、紅燒雞塊、咖喱牛肉。吃過「馬托基」的人,都稱讚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飯」 |
2010-11-07 |
 |
四菜一湯的由來01~
「四菜一湯」的發明人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在應天府當上皇帝後,每遇天災,百姓生活困苦,看見達官貴人們依然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出身貧寒且討過飯的朱元璋便十分惱怒,決心予以整治。這一天適逢皇后的生日,朱元璋趁眾大臣前來賀壽之際有意擺出粗茶淡飯招待群臣。當大家列席後,只見從第一到第四道菜,分別是炒蘿蔔、炒韭菜、炒芹菜、炒青菜,最後上的是蔥花豆腐湯。朱元璋面對大家說,列位愛卿,這蘿蔔是百味藥也,可治百病;這韭菜生命力旺盛,象徵國家長治久安;這青菜、芹菜喻意為官要清廉、勤於政務、體恤民情;這蔥花豆腐湯是奉勸列位,切勿徇私枉法,要一清二白。(後續~)
|
2010-11-06 |
 |
臘八蒜的由來02~後來,傳統上,臘八也就成了除舊布新的起點。一般到了臘八,過去一年的生計事業就告一段落,商家紛紛清算賬目。據傳說,在北方較流行的醃製「臘八蒜」,因為「蒜」字和清算賬目的「算」字同音。要討債的商家出於客氣,委婉的向欠債的商家要求清算債務,就在臘八的時候,送些「臘八蒜」作為禮品和對欠債方的提醒。今天看來,這種方式是多麼委婉體面,傳統中國的禮儀之風和大家的講信重義可想而知。(完) |
2010-11-05 |
 |
臘八蒜的由來01~
十二月初八,是祭祀百神的臘祭日。由天子身穿皮牟(武冠)和素繒親自主持,共祭有八種和農業收成有關的神明:教導百姓稼穡的先嗇神神農氏;掌管農業穀物的司穡神後稷;田官之神;管田間廬舍,阡陌的郵表綴神;保護禾苗,捕殺老鼠和田乑的貓虎神;有功於農事的堤防神和水溝神;避免蟲害的昆蟲神。表達了人們獲得豐年,對上天風調雨順和其他許多神靈幫助的感激之意,以及古人君子知恩必報、仁至義盡的倫理觀念。
臘八的由來是來自佛教。因為,農曆的初八,在佛教中被定為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所以這一天,各個佛寺中都會熬製有多種乾果和豆類煮成的「五味粥」來供養佛祖,然後分給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們。久而久之,傳入民間,大家也就都在家裡也吃「臘八粥」。(後續)~
|
2010-11-04 |
 |
螞蟻上樹的由來02~該做飯了,竇娥想,這麽點肉能做什麽呢?她思索的目光落在了碗櫃頂上,那上面有過年時剩下的一小把粉絲。竇娥靈機一動,她取下粉絲,用開水泡軟,又將肉切成末,加蔥、薑下鍋爆炒,放入醬油、粉絲翻炒片刻,最後加青蒜絲、胡椒粉起鍋。躺在床上的婆婆問:竇娥,你做的什麽菜這麽香?是炒粉絲。隨著話音,竇娥便將菜端到了床前,婆婆在動筷子之前,發現粉絲上有許多黑點子,她咪著老花眼問:這上面怎麽有這麽多螞蟻?當她知道其中原委,並動筷子嘗了一口後,不由得連連誇讚,還說,這道菜乾脆就叫螞蟻上樹。(完)~ |
2010-11-03 |
 |
螞蟻上樹的由來01~
螞蟻上樹其實就是粉絲炒肉末。這道菜的由來據說與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筆下的人物竇娥有關。
秀才竇天章爲上朝應舉,在楚州動身前將女兒竇娥給債主蔡婆婆作童養媳。竇娥在蔡家孝順婆婆,侍候丈夫,日子還算過得去。誰知在她與丈夫成親後不久,丈夫便患疾而亡,婆婆因此病倒在床。
竇娥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在爲婆婆請醫求藥之餘,又想方設法變著花樣做些可口的飯菜,爲婆婆調養身體,婆婆漸漸地有了好轉。只是因坐吃山空,經濟緊張起來,竇娥只得硬著頭皮去賒賬。
在肉案前,賣肉的說:你前兩次欠的錢都沒有還,今天不能再賒了。
竇娥只得好言相求,賣肉的被纏不過,切了一小塊肉給竇娥。(後續)~
|
2010-11-02 |
 |
「龍井蝦仁」的由來~
傳說,「龍井蝦仁」與乾隆皇帝有關。一次乾隆下江南遊杭州,他身著便服,遨遊西湖。時值清明,當他來到龍井茶鄉時,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在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讓坐泡茶。茶用新采的龍井,炭火燒製的山泉所沏,乾隆飲到如此香馥味醇的好茶,喜出望外,便想要帶一點回去品嚐,可又不好開口,更不願暴露身份,便趁村姑不注意,抓了一把,藏於便服內的龍袍裡。待雨過天晴告別村姑,繼續遊山玩水,直到日落,口渴腸饑,在西湖邊一家小酒肆入座,點了幾個菜,其中一隻是炒蝦仁。點好菜後他忽然想起帶來的龍井茶葉,便想泡來解渴。於是他一邊叫店小二,一邊撩起便服取茶。小二接茶時見乾隆的龍袍,嚇了一跳,趕緊跑進廚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蝦仁,一聽聖上駕到,極為恐慌,忙中出錯,竟將小二拿進來的龍井茶葉當蔥段撒在炒好的蝦仁中。誰知這盤菜端到乾隆面前,清香撲鼻,乾隆皇嘗了一口,頓覺鮮嫩可口,再看盤中之菜,只見龍井翠綠欲滴,蝦仁白嫩晶瑩,禁不住連聲稱讚,「好菜!好菜!」
從此這盤忙中出錯的菜,經數代烹調高手不斷總結完善,正式定名為「龍井蝦仁」,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饌佳餚。
|
2010-11-01 |
 |
龍鳳喜餅的由來03~劉備後來特別賞賜了給他做龍鳳喜餅的師傅,在他的家鄉專門修建了一個龍鳳喜餅店。諸葛亮為店提名,寫了「吳永鳳」的牌匾。從此,龍鳳喜餅成了朱家河一帶老百姓娶親嫁女的至上禮品。在閩東南也有送喜餅的習俗,這兒稱喜餅為禮餅,一直是男女訂婚的聘禮,而且禮餅還是中秋佳節敬老人的佳品。我國南方甚至有「禮餅方為禮,其他不為禮」的說法。
喜餅是中國訂婚禮俗中留下的禮制,也是男方至女方家下聘的重要聘禮。女方收到喜餅後,分贈給至親好友,一方面沾染些喜氣;另一方面也是「公告周知」。
大規模的送餅禮俗,以木盒裝滿漢式大餅,挨家挨戶的分送;小場面的,至少吃到喜糖,讓喜訊甜進嘴裡。(完)~
|
2010-10-31 |
 |
龍鳳喜餅的由來02~同時,劉備還親自向喬國老說了孫權將妹妹許配給自己的事,並拿出龍鳳喜餅,請喬國老轉送給吳國太。吳國太得知後忙去問孫權,孫權開始還不承認,後來看到瞞不過了,才說明這是周瑜使的美人計。吳國太聽說後,頓時怒火沖天,捶胸頓足,大聲吼道:「你們都是聰明人,怎麼幹出這等糊塗事來!你們把我女兒當釣餌,殺了劉備,我女兒豈不成"望門寡"……」喬國老在一旁聽了忙說,「不如真的招劉備為婿。」不久,吳國太果真將女兒許配給劉備。周瑜的美人計徹底破產。江東的百姓笑道:「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後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