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檔案 > =海神=的個人資料 > 日記

觀看『=海神=』的日記
[目前在第73頁] 第1頁 | 上頁 | 下頁 | 最終共2187筆(共219頁)

日期 心情 日記內容
2011-02-20 轉載~太陽餅的由來與產地02~   第三種傳說是:太陽餅的形狀渾圓,中間蓋有紅色的店記,形似太陽,數十年前不知誰取名為太陽餅,就此流傳下來。   上述太陽餅傳說,既是祈天教敬地,有聖餅,神餅之意,又可以緣訂三生作為喜餅,而紅色做店記,更充滿著傳統糕餅的古意。當你為人訴說太陽餅的由來時,可以以上述三選一。 太陽餅一種源起於台灣台中市的點心,是一種甜餡薄餅,內餡是麥芽糖,為台中的名產之一,通常是盒裝作為特產禮物,消費者在知名的店家購買往往須先事先預訂,並在現場大排長龍領取。但除了在這些知名店家購買外,在台中地區車站的特產店也可以買到太陽餅。 太陽餅的形狀近似圓形,沒有固定的大小,早期製作的比較大,人們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而近年來則有較小的太陽餅出現,以方便拿取食用。太陽餅的餅皮易碎,食用時容易掉落;多半為直接食用配濃茶之茶點,也有置放餅在碗內,沖泡熱開水呈現粥樣吃喝。其包裝外盒也頗具特色,最早是由顏水龍所設計的向日葵圖案構成。(後續~)
2011-02-19 轉載~ 太陽餅的由來與產地~ 太陽餅的名稱   以製作糕餅而言,中國人也頗富創意。可以欣賞月亮為名,乃有「月餅」的發明。那麼,有月餅,何不也為感謝太陽公公的德惠大地,也生產個「日餅」,但日餅也許拗口,來個<太陽餅>如何,而金黃色的太陽餅,還真是像個太陽。   其實太陽餅的由來,沒有定著,台中縣口述歷史中記載,太陽餅的由來有三種傳說。   第一傳說是:相傳在中國古老的南方地區,民心純樸,民智未開,有一天突然天昏地暗,民眾以為觸怒了天神,派天狗吞噬太陽,正當民心惶惶之際,有人提議集合所有婦女,以麵粉、麥芽製造糕餅,祭拜天地,讓天狗飽食,不再吞噬太陽,在全民贊同之下,於是製造許多糕餅祭拜,果然太陽復明,因此相沿成俗,而所製造的糕餅,遂被命名為太陽餅。   第二種傳說是:清朝末年,製造糕餅非常著名的賀日昇,有女初長成,賀日昇的弟子陳維民看見小姐花容月貌,依其容顏製成太陽餅,以純正麥芽糖做心,表達甜蜜思慕之情,在招親會上大獲賀師傳的青睞,遂將愛女許配給他。此後,賀師傳還以陳維明所做的太陽餅當做喜餅,分贈給親友,深獲好評,所乙太陽餅又有千金餅的美名。(後續~)
2011-02-09 八大菜系的營養之處02~ ◎閩菜:滋陽補身 閩菜最為突出的烹調方法有醉、扣、糟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糟。閩菜中常使用 的紅糟,由糯米經紅曲發酵而成,糟香濃鬱、色澤鮮紅,是迄今為止烹飪界公認的最穩定的純天然食用色素。此外,糟味調料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去腥臊、健脾腎、消 暑火的作用,非常適合在夏天食用。 ◎粵菜:藥膳湯必不可少 粵菜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用各種藥材煲出的湯。廣東氣候炎熱,因此,具有清火、排毒、滋補作用的湯最為常見,以家常的材料配以適合的藥材,長時間熬製,便成為廣東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佳餚。粵菜中的湯味道濃鬱卻不油膩,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利於消化,非常適合老年人飲用。 ◎魯菜:營養都在高湯上 魯菜的烹調方法以爆、扒、塌、拔絲為特色,其中爆、扒尤為世人稱道。爆還分油爆、芫爆、蔥爆、水爆等多種方法,充分體現了魯菜在火上的功夫。爆的烹飪方法能有效保護原料的維生素和蛋白質不受損失,還能保持原料特有的嫩脆質感。健康烹調所推崇的大火、少油、快炒,便是來源於魯菜的這一做法。(完)
2011-02-07 八大菜系的營養之處01~ 中國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人們常說的「八大菜系」,即魯、川、粵、蘇、浙、徽、湘、閩。儘管從原料、調味、烹飪方法上來說,每個菜系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精緻,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注重食療。那麼,八大菜系的營養價值有何不同呢? ◎徽菜:用燉煮留住濃香 在上海菜、江蘇菜、浙江菜甚至山東菜中,都可以找到徽菜的影子,這是因為徽菜曾因縱橫天下的徽商而鼎盛一時。徽菜菜餚常用木炭風爐單燉單煮,原鍋上桌,濃香四溢,體現了徽味古樸典雅的風貌。 ◎蘇菜:愛上火的人多吃 淮揚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注意刀工和火工,強調本味,突出主料,色調淡雅,造型新穎,鹹甜適中,口味平和,故適應面較廣。其中南京菜以烹製鴨菜著稱,鎮、揚菜以烹雞餚及江鮮見長。 ◎川菜:麻辣最能促進食慾 川菜的復合味是八大菜系中最多的。據統計,川菜在麻辣、魚香等主要特色味的基礎上,經精烹巧配,可以調出幾十種各具特色的復合味。味別之多,調製之妙,堪稱中外烹飪技藝之首。(後續~)
2011-02-04 八大菜系沒「京菜」有原因06~   涮羊肉是遊牧民族喜愛的菜餚,外國人稱之為「蒙古火鍋」,是宮廷禦膳的一種。其實北方地區用火鍋是比較廣泛的,不過北京的涮羊肉更加考究一些。藥膳的發展也以北京為最重要的基地,有較多專營藥膳的餐館飯莊。菜品有數百種,可根據身體需要選食。宮廷菜中有許多都屬藥膳,具有食療作用。   官府菜是北京菜的特色之一。過去北京官府多,府中多講求美食,並各有千秋,至今流傳的潘魚、宮保肉丁、李鴻章雜燴、組庵魚翅、左公雞、宋嫂魚羹、北京白肉等,都出自官府。北京譚家菜頗有代表性,出自清末翰林譚宗浚家,後由其家廚傳入餐館,稱為 「譚家菜」。近年出現紅樓菜,也是官府菜。京菜融合八方風味,因此烹調手法極其豐富,諸如烤涮爆炒,炸烙煎火靠,扒溜燒燎,蒸煮汆燴,煨燜煸熬以及烘焙拔絲等等。隨著社會的前進,尤其是商品經濟的興起,北京菜因此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完)
2011-02-01 八大菜系沒「京菜」有原因05~   全國各地的風味菜,多年來在北京彙集、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京菜。過去北京有皇家、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由於社會交往、禮儀、節令及日常餐飲的需要,各色餐館應運而生,宮廷、官府、大宅門內,都僱有廚師。這些廚師來自四面八方,把中華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充分施展發揮。宮廷菜是指清朝皇宮中禦膳房的菜點,也吸收了明朝宮廷菜的許多菜點,尤其康熙、乾隆兩個皇帝多次下江南,對南方膳食非常欣賞,因此清宮菜點中,已經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和蒙、回、滿等族的風味膳食。宮廷菜已享譽海內外,有天下第一味之美譽。北京烤鴨,是宮廷菜中的一種,風味獨特,名揚四海。其實烤鴨原屬民間美味,早在1500多年前,在《食珍錄》一書中就有「炙鴨」之名;600多年前的一個禦膳官寫的《飲膳正要》中,也有「燒鴨子」的描述,在南方蘇皖一帶,小飯館也會在磚灶上用鐵叉烤鴨,名叫「叉燒鴨」或「燒鴨」。明成祖遷都北京時,將金陵(今南京)燒鴨傳入北京。(後續~)
2011-01-31 八大菜系沒「京菜」有原因04~ 中國菜餚素有四大風味和八大菜系之說。四大風味是:魯、川、粵、淮揚。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和福建菜。其中並無北京菜。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北京菜品種複雜多元,相容並蓄八方風味,名菜眾多,難於歸類。過去北京餐飲業中,山東館最多,當時有所謂十大堂,八大居;八大樓,還有八大春等等,這些餐館大多是山東風味。近十多年來,北京老字型大小餐館呈現興旺景象,全國各地20多省市著名風味餐館,又有百餘家到北京開業;世界五大洲名菜也有一些在北京落戶。不出北京,就能品嚐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風味菜點。(後續~)
2011-01-29 八大菜系沒「京菜」有原因03~   涮羊肉是遊牧民族喜愛的菜餚,外國人稱之為「蒙古火鍋」,是宮廷禦膳的一種。其實北方地區用火鍋是比較廣泛的,不過北京的涮羊肉更加考究一些。藥膳的發展也以北京為最重要的基地,有較多專營藥膳的餐館飯莊。菜品有數百種,可根據身體需要選食。宮廷菜中有許多都屬藥膳,具有食療作用。   官府菜是北京菜的特色之一。過去北京官府多,府中多講求美食,並各有千秋,至今流傳的潘魚、宮保肉丁、李鴻章雜燴、組庵魚翅、左公雞、宋嫂魚羹、北京白肉等,都出自官府。北京譚家菜頗有代表性,出自清末翰林譚宗浚家,後由其家廚傳入餐館,稱為 「譚家菜」。近年出現紅樓菜,也是官府菜。京菜融合八方風味,因此烹調手法極其豐富,諸如烤涮爆炒,炸烙煎火靠,扒溜燒燎,蒸煮汆燴,煨燜煸熬以及烘焙拔絲等等。隨著社會的前進,尤其是商品經濟的興起,北京菜因此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後續~)
2011-01-28 八大菜系沒「京菜」有原因02~   全國各地的風味菜,多年來在北京彙集、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京菜。過去北京有皇家、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由於社會交往、禮儀、節令及日常餐飲的需要,各色餐館應運而生,宮廷、官府、大宅門內,都僱有廚師。這些廚師來自四面八方,把中華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充分施展發揮。宮廷菜是指清朝皇宮中禦膳房的菜點,也吸收了明朝宮廷菜的許多菜點,尤其康熙、乾隆兩個皇帝多次下江南,對南方膳食非常欣賞,因此清宮菜點中,已經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和蒙、回、滿等族的風味膳食。宮廷菜已享譽海內外,有天下第一味之美譽。北京烤鴨,是宮廷菜中的一種,風味獨特,名揚四海。其實烤鴨原屬民間美味,早在1500多年前,在《食珍錄》一書中就有「炙鴨」之名;600多年前的一個禦膳官寫的《飲膳正要》中,也有「燒鴨子」的描述,在南方蘇皖一帶,小飯館也會在磚灶上用鐵叉烤鴨,名叫「叉燒鴨」或「燒鴨」。明成祖遷都北京時,將金陵(今南京)燒鴨傳入北京。(後續~)
2011-01-27 八大菜系沒「京菜」有原因01~   中國菜餚素有四大風味和八大菜系之說。四大風味是:魯、川、粵、淮揚。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和福建菜。其中並無北京菜。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北京菜品種複雜多元,相容並蓄八方風味,名菜眾多,難於歸類。過去北京餐飲業中,山東館最多,當時有所謂十大堂,八大居;八大樓,還有八大春等等,這些餐館大多是山東風味。近十多年來,北京老字型大小餐館呈現興旺景象,全國各地20多省市著名風味餐館,又有百餘家到北京開業;世界五大洲名菜也有一些在北京落戶。不出北京,就能品嚐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風味菜點。(後續~)
[目前在第73頁] 第1頁 | 上頁 | 下頁 | 最終共2187筆(共2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