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心情 |
日記內容 |
2011-07-26 |
 |
6.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歌德 |
2011-07-25 |
 |
5.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2011-07-24 |
 |
4.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 郭小川 |
2011-07-23 |
 |
3.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範疇。 —— 吳玉章 |
2011-07-22 |
 |
2.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 |
2011-07-21 |
 |
1.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蕭楚女 |
2011-04-05 |
 |
黃瓜是綠色為什麼叫黃瓜02~
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責。等到召見後例行「御賜午膳」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餚,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現在黃瓜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春黃瓜、架黃瓜和旱黃瓜。而聞名全國的品種乃是外形美觀、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寧陽刺瓜。(完)
|
2011-04-02 |
 |
黃瓜是綠色為什麼叫黃瓜01~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
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今河北邢臺)登基做皇帝後,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個赦。
有一天,石勒召見地方官員,當他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時,很不滿意。他劈頭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隨口答道: 「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後續~)
|
2011-04-01 |
 |
空心菜的傳奇故事02~
傳說,比干臨死前,姜子牙給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之後,將符貼在胸口,立即策馬狂奔,離開京城兩千里,只要不回頭,即使無心也可以不死。
比干依照吩咐行事,不想,中途遇到一名婦人,在他身後沿街叫賣「無心菜」,比幹好奇回頭一瞅,立刻墜馬而亡。這是封神演義中非常有趣的一段野史。
故事中的無心菜,就是我們現在常吃的「空心菜」,也稱為蕹菜。在所有蔬菜中,它是價格最便宜、生長期最長、也最易種植的一種蔬菜。
空心菜營養非常豐富,所含的維生素比番茄還要高。由於其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素,因此,空心菜在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上,具有獨特的作用。中醫典籍記載,空心菜性涼,搗成汁後服用可解食物中毒,外用還可以起到消腫、去毒火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空心菜的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都有抑製作用,可預防感染,夏季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最近的研究還證實,空心菜的葉子中含有一定的植物胰島素成份,可以幫助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完)
|
2011-03-30 |
 |
空心菜的傳奇故事01~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號稱天空飛的、陸上爬的、地裡走的、水中游的……全能搬上桌,選擇面之廣,令人歎服。因為重視「吃」,因而對它盡心研究,把它當成是一門學問、藝術來看待,所以幾千年承傳下來遠近馳名,世界上誰都知道「吃在中國」。
做菜是藝術,菜做的好不好,有個秘訣,就是「調和」。色彩要調和;嗅覺、味覺要調和;火候要調和。不但每一個菜要講究這個訣竅,菜和菜之間也是要求這樣,因此配菜也是一門大學問,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左右客人的食慾和食量。
我國自古就認為政治和飲食是相通的,所以稱「相位」為「鼎鼐」。那麼,從小處說,「調和鼎鼐」就是一個「掌廚者」的本事與能耐;換個大視野來看,朝政能否治理好,那就是一個宰相的職責所在了!
歷史上有名的妲己——「紅顏禍水」之一的千年狐狸精,蠱惑商紂不理朝政、沉迷聲色、建造酒池肉林,導致盜賊橫行、烽煙四起,世局動盪。宰相比干多次進諫,但忠言逆耳,紂王並不採納,老當耳旁風。
這事兒惹惱了妲己,於是日日在紂王面前進讒言,要比干挖心以示忠誠。比干被逼無奈,只得一死以報君王。(後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