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心情 |
日記內容 |
2021-12-13 |
 |
每天把佛帶到生活當中去,佛在身邊陪伴你,會減輕很多壓力,會少很多煩惱,會順利地處理好很多事情。走到哪裡,念著佛號,把佛帶到我們身邊;其實也不是帶到身邊,是佛自然跟在我們身邊。你念佛,佛就在你旁邊放光加持,常住其頂。很容易地面對世間的煩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自然護念。令其安穩,無諸障難。行住坐臥常念佛,家裡的人念佛,出外的人就平安,在家念佛,佛光普照全家,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南無阿彌陀佛 |
2021-12-12 |
 |
要一向專稱,不雜修。不夾雜其他佛菩薩的聖號、不夾雜其他法門、不靠其他修行,從頭到尾就是專靠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念佛的方法。不是說其他法門不好,不是其他佛菩薩聖號沒有用,而是說,今天如果我們要感召阿彌陀佛佛光攝取、要感召阿彌陀佛救度,最好就是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夾雜其他法門聖號。南無阿彌陀佛。要世間的福報就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出世間往生淨土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祈福念南無阿彌陀佛,超度也念南無阿彌陀佛。 |
2021-12-11 |
 |
一個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就派遣二十五菩薩來保護這個人,使惡鬼惡神都不能接近來害他,所以念佛是最吉祥的。念佛可以讓我們消業障、增福慧,得到吉祥、平安,可以消災免難,使人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為了與我們結緣,也許腳下的路,便是佛為我們佈施的肉,也許河中的水,便是佛為我們流過的血,換來今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南無阿彌陀佛 |
2021-12-10 |
 |
台灣的民間信仰稱關公為【恩主公】。傳說,關公死後,常騎著赤兔馬馳騁於玉泉山大呼「還我頭來」。高僧智凱弘法於當陽,向關公開釋後,關公表示要皈依佛門,守護佛法,後來的佛教徒甚至尊稱他為「蓋天古佛」。另外,台灣的民間信仰亦稱關公為【恩主公】。有的稱為關老爺,很多公司 機構 行號,警界等等.......都敬拜正氣的關公。又稱為關聖帝君喔。南無阿彌陀佛 |
2021-12-09 |
 |
一個人口德,是非常重要,心煩的時候,最好的是沉默。人生,無需太多理由,也無需太多解釋。心情再差,也不要寫在臉上,因為沒有人喜歡看你的臉;日子再窮,也不要掛在嘴邊,因為沒有人無故給你錢;工作再累,也不要抱怨,因為沒有人無條件替你干;生命再短,也不要隨意作踐,因為沒有人為你的健康買單;人生再美,也不是沒有遺憾;因為心態放平才能有甜。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結好緣。心中有愛,人間即是天堂。多做善事,多造善因,福果鋪好人生健康之道。 |
2021-12-08 |
 |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擁有,只能經歷。深知這一點的人,就會懂得:無所謂失去,而只是經歷而已。只要用心珍惜過,就不必太在意失去。花開花謝,四時更替,該走的誰也無法挽留,該來的誰也阻止不了。放開懷抱,坦然面對,以喜悅之心迎接每一個清晨,以淡然之心送走每一個黃昏。你以為失去的,可能在來的路上;你以為擁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明白如此道理,那麼就知道沒有所謂的得與失。一個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學會知足,知足者常樂 |
2021-12-07 |
 |
人生半百:放下煩惱,當你想計較的時候想想人生苦短,與其在紛擾中度日如年,不如讓自己在舒適中耗盡餘生。當你憂傷的時候,想想生活就是一場路過,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帶不來一絲塵土,帶不走半片雲彩。啥你都帶不走,想明白了,還有什麼好難過的?不要在煩惱中困惑,放下煩惱方得快樂。人生半百,樂對成功失敗,遠離浮躁,放下煩惱,忠於自己的內心,瀟灑過餘生。珍惜當下,做該做的事,正面樂觀看待人生。 |
2021-12-06 |
 |
家,心靈的避風港,身累了,有家可回,心累了,有家可靠。家是人間最溫暖的地方。家,是刻在父母骨子最安心的幸福。家人,是風霜雨雪的陪伴。富也好,窮也罷,只有家人永遠不離不棄。家,不在於大小,大有大的舒適,小有小的貼心,一家人和和美美最珍貴。一家人,不在於多少,多有多的熱鬧,少有少的溫暖。有事沒事常陪伴就好。一家人,什麼最重要,健健康康,和和睦睦,比什麼都重要。人有真情,家有溫馨,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睦,才能萬事如意。 |
2021-12-05 |
 |
你所積累的這些財富也不是你的,最終是別人的;你所得到的權力不是你的,最終還是別人的。我是老板,爭來了權力,最後也還要歸別人。有的人一輩子掙錢、攢錢,自己不捨得花,結果,要麼突然生病了,錢都給醫院了;要麼突然死了,不知道錢被誰拿走了。其實我們認為的權力、財富,都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福報在自己的心裡當中,在阿賴耶當中,是可以帶走的。其他一切的物質條件,都不要太執著。緣來了也行,緣走了也行。你不受影響,這就行了。請多念阿彌陀佛。 |
2021-12-04 |
 |
修行是修你的心,修正身口意。修行只問自己的業障,不論他人的過失。如有看不慣、看不起、看不順眼的,說明修行沒有入心。修行就是單刀直入,改毛病、改習氣。管住自己的嘴。修好自己的法。看住自己的心。因為要修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一切的根源皆在心,修好自己這顆心。因為是我自己在分別執著,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懂得調伏自己的心,才是真修。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