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心情 |
日記內容 |
2020-07-24 |
 |
人就是貪得無饜,永遠不滿足,所以永遠痛苦。如果房子大小夠住就很滿足;每日三餐能夠溫飽也很滿足,所交的朋友都很正派善良,我很滿足;擁有一分正當的職業,生活安定自在真是滿足。滿足就是富貴,滿足就能安住。「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貧與富的差別,不在於物質的多寡,而在於這念心。這念心不知足,常為五欲所役使,縱使坐擁金山銀礦,亦不適意;倘能知足,修身養德,不為物欲所縛,必能怡然自得;如此天地縱橫,心無所礙,最是人間富貴人。當一個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煩,身不疲,無所求,心能安的時候,快樂就在其中。當一個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動,睡得好,沒牽掛,很滿足的時候,幸福就在其中 |
2020-07-23 |
 |
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這父母人都走了,你才會明白,賺再多錢,做再大官,都不如父母在身邊。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吧。謹以此文獻給天下所有的父母。願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平安吉祥,幸福安康,貌似是我們在照顧老人,殊不知父母家中坐,能給你消多少災,免多少難,增加多少福報,多到無法計算啊!原來最應該侍奉的佛,一直在自己家中,一直在自己身邊,孝順供養父母,這個福報是現世報,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自己的福德。孝順父母,比拜拜更能保平安,孝養父母,勝過拿錢到處消災喔 |
2020-07-22 |
 |
阿彌陀佛 雖然跟我們訂下了救度的條件,但這種救度的條件,其實幾乎也可以說是沒有條件的。因為只要我們信受 阿彌陀佛 的救度,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此後有多少的時間就念多少的佛;不管念佛的時候有沒有煩惱,有沒有妄想雜念,都不用管。所以說,幾乎是沒有條件的。如果我們專修念佛,信順阿彌陀佛的本願,歸命阿彌陀佛的救度,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內心安心滿足,當然這一生就不退轉了,諸佛會護念,彌陀光明會攝受。不管在哪個地方念佛,都會給當地帶來清凈、吉祥,能夠消災免難。南無阿彌陀佛 |
2020-07-21 |
 |
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所以,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正能量,厚德載物。而不是身上配戴的各種護身符轉運珠…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懺悔,當你誠心懺悔了,命運中的惡報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因此就改運了。修行的過程中,要持戒,既然能持戒,壞運就不會來。在修行的過程中,要保持善念,既然有善念,好運就會來。如果你有知足、包容的心,你就會一直被幸福包圍。慈悲為懷。積善因,得善果 |
2020-07-20 |
 |
念 南無阿彌陀佛 最容易,最殊勝,沒有任何限制和忌諱。不清凈的地方,念佛會消除汙穢,帶來清凈;不吉祥的地方,念佛可以給當地帶來吉祥,帶來安穩。 如果遇到災難,比如地震、水災、火災、風災、車難、空難,所有的災難,只要虔誠念佛,百分之百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謂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虔誠念佛,我們所求的事情自自然然都會獲得圓滿喔。阿彌陀佛行大願,萬劫難遇洪名緣,一句彌陀專住念,淨土當前一瞬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2020-07-19 |
 |
人生如夢,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人過去生修福,這一生享受富貴,是做一場好夢;前生沒有修福,這一生冤家債主很多,是做一場惡夢。事實確實如此,真正要覺悟!所以佛常說:“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生短暫須珍惜,何必人我費心機?逆緣轉作助道用,感恩一切修自己。人生的一切不是算來的,而是善來的;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胸襟的寬窄,決定命運的格局,能包容多少,就能擁有多少。凡事看得開、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少些攀比計較,才會隨緣自適,人的天地才會壯闊遼遠喔 |
2020-07-18 |
 |
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拜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所以,念佛的人與阿彌陀佛三業都在一起,不相捨離。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只看各人修不修。要常觀想及念佛,諸佛菩薩就在我們心中,不需要遠求唷。一般人常說那座山很有靈氣,在那裡修行就會脫胎換骨,所以許多道家就很喜歡尋找靈山修氣,那佛法也講靈山,但所說的靈山是指內在的佛性,必須去開發修行而非外在的東西.如禪師所言,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南無阿彌陀佛 |
2020-07-17 |
 |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壽,亦是無量光。以無量壽故,念佛之人能得增福延壽之果報;以無量光故,念佛之人能得消業開慧之利益。所謂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故得業消慧朗,障盡福崇;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因此,貧窮念佛,能逢貴人相扶,獲得溫飽。病人念佛,能夠輔助醫藥,早日康復。若遇因果病、業障病,則醫藥絕無效果,唯有念佛。念佛則業消,業消則病癒;念佛則鬼退,鬼退則免難。何況念佛能化解冤鬼,度脫冤親。能夠消災免難喔。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2020-07-16 |
 |
快樂,二字十分淺顯,常被一般人掛在嘴邊,認為只要能遊山玩水,常去吃喝玩樂,能過舒適享受的生活,就是快樂人。其實真正快樂,不是有錢有勢,真正的快樂是不存害人之心,不惹事生非,平安就是福,慈悲為懷-不論自身貧或富,始終多為人設想,為人服務,救苦救難,只求平淡,煩惱少,良心安然快樂。須知一時的榮景,轉眼間如夢幻泡影,要認識先天固有的良心本性,做出良心上喜悅光明的事,才能真正享受到永久自在消遙無限的快樂,快樂是一個內心深處自然而然流露的一種情感。只要我們用心感受,快樂就在我們身邊。真誠地面對生活,你就會快樂。快樂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你常懷感恩之心。多一些付出、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計較,快樂自然從心中湧出喔 |
2020-07-15 |
 |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它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而是一個享受當下的過程。只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感恩關愛自己的每一個人,幸福就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記住:我們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比別人幸福。有些幸福,離不開執著;有些幸福,依賴於放下。但,萬事是無絕對的。年輕的心,就要像張老犁,往前默默耕耘,不回頭期盼收穫,但每走過就佈下希望的種子,待到風和日麗時就會萌芽。不牽掛自然就放下,收穫就在自然率性中。這就是幸福。祝福好友,平安、幸福、快樂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