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心情 |
日記內容 |
2010-11-30 |
 |
家庭主婦,很多時間會待在廚房做飯,不過,廚房卻可能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台師大有位副教授最近出書,他指出,很多家庭的廚房空間都太小了,只有一坪大就像是個家庭毒氣室,媽媽做飯時,吸了太多油煙還可能會誘發癌症。
家庭主婦炒菜最怕的就是油煙消不掉,更何況廚房只有一坪大,炒起菜來不是香噴噴,還可能毒害家中媽媽的身體。菸很打就進來是用煮的。像這樣的一坪廚房,根據台師大地理系副教授吳鄭重統計就有2000間,當中規劃廚房和客廳比差距是一比七是大得離譜,甚至連廁所都比廚房還大,鄰居就開玩笑,張媽媽今天中午吃要甚麼,從悶燒的油煙味就可以知道,就可以知道是白帶魚。
在一坪大的廚房炒菜,任憑油煙侵入體內,它們都是照顧全家三餐的主婦媽媽們,學者就呼籲政府不該再繼續讓家庭獨氣室的集體謀殺繼續,應該對公寓國宅眷村有計劃改建,不該再讓台灣炒菜的媽媽們,被炒菜的油煙威脅到生命。
|
2010-11-29 |
 |
余姓電腦工程師選舉夜上網與網友聊天,認識綽號「喵喵」的女網友,兩人相談甚歡而相約援交,不料對方是詐騙集團,佯稱操作提款卡確認身分,騙走3萬元。
余姓男子(24歲)擔任軟體公司電腦工程師,上周6選舉夜他因無聊,上網到網路聊天室找人聊天,一名綽號「喵喵」女子與他搭訕,兩人相談甚歡,這時「喵喵」暗示家中有人負債,需用錢願意援交,余相約隔天見面。
余姓工程師昨天下午前往昆陽捷運站等候「喵喵」,不久她打電話給工程師,表示怕余是警察偽裝,目的是想抓他,工程師信誓旦旦否認,「喵喵」說警察的金融卡明細會顯示職業身分,要他持金融卡到提款機操作,余立刻到提款機前操作提款機。
不料余姓工程師用金融卡操作提款機後,帳戶內立刻有3萬元被轉入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工程師覺得有異詢問,「喵喵」即掛斷電話並關機,余警覺不妙,雖未被騙走鉅款但很氣憤,他決定報案,盼逮到詐騙集團。
|
2010-11-26 |
 |
一名神棍竟然騙了一位地主千萬家產,桃園一名53歲男子認識了當地一名地主的兒子,發現他非常迷信,於是他假扮成濟公附身,騙地主說要捐錢才會身體健康,甚至還要他們貸款蓋廟,最後地主五千萬房產被騙光光,一家人流落街頭。
他是九十歲的劉老先生,原本是桃園蘆竹的大地主,但是家產四年前被騙光光,還有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因為財產全沒了、流落到中國沒了消息,本來可以安享晚年,但沒想到一家人落到沒房子住的地步。
騙走他們錢的就是這個神棍,他先是認識了劉老先生的二兒子,接著利用劉家一家人迷信、假扮濟公上身開設神壇,一下子要人捐錢換健康,一下子又說要蓋廟,要人貸款,短短三年,劉家在當地價值五千萬的家產通通沒了,等到發現對方是騙子已經來不及,最後騙人男子被警方逮捕,但是當地大地主已經因為一個神棍,變成身無分文的貧戶。
|
2010-11-25 |
 |
徐姓女子上網找工作,遇上詐騙集團,當時她交付吳姓女友人的銀行存摺給騙徒,卻害吳女成為人頭帳戶、進警局;徐女不甘上當,再換身分去電應徵,試圖釣出騙子,但只找出出面收存摺的林姓車手。林被逮時也很詫異,直呼「我才退伍5天,今天是第一天上班」,根本不知道被人利用。在大直一家火鍋店上班的徐姓女子表示,她因想轉行,上網登錄求職訊息,本月16日她接到一名自稱張經理的男子來電告知「妳錄取會計了」,並要她攜帶履歷表、存摺和提款卡到台北市基河路面試。徐說,由於她本身沒有銀行帳戶,因此向吳姓女朋友借存簿;對方翌日在收取存簿後還打電話告知「我們先匯了2000元到妳戶頭測試,妳去查看看」。吳姓女子到提款機前操作卻發現有問題,到中國信託銀行洽詢,遭行員通報、帶進警察局;她一臉錯愕,趕緊打電話問徐女「我怎麼被抓了?」對於求職卻被騙,還連累朋友進警察局,徐姓女子很不甘心,她在周一時「瞎掰」另一個身分再度打電話向張經理應徵,對方沒有查覺,也允諾隔天到台北車站派人「面試」。徐女一邊誘騙歹徒,一邊報警埋伏,前天晚間逮捕出面收存摺的林姓青年。 |
2010-11-24 |
 |
網路騙徒在msn上,先將被害男子加入為朋友,放長線釣魚,一開始只聊生活瑣事,慢慢地故意「透露」家境清寒、家人生病,才不得已下海援交,請被害男子「幫忙」捧場,但須先到提款機,操作英文介面以查證男子的身分,證明不是警察,免得她被取締。
北市32歲盧姓男子信以為真,依其言操作而被騙近3萬元,而巧玲還繼續在線上裝可憐,說自己身世淒涼,又說弟弟生病住院沒錢,騙男子繼續匯錢幫忙。高雄的26歲陳姓男子,也遭「巧玲」透過msn騙走60萬元;台中的26歲蔡姓男子,也被騙走70萬元;這幾件騙案都發生在6月,顯示「巧玲」同步多目標行騙,單是這個月,已知就有3男被騙走133萬元。
未見到面 就被騙鉅款
3人連對方的面都沒見過,卻接連匯出鉅款,懷疑可能被騙報案,警方調閱對方IP位址,赫然發現巧玲上網地點,不是在中國就是在國外,再調閱帳號資料,也是虛構資料,根本找不到這個人;員警說,是男是女也搞不清楚,特別提醒民眾,提款機只有匯款、存款及提款功能,不可能用提款機查證身分,若遇網友要求自己赴提款機操作,應該就是碰上詐騙集團,千萬別上當。
|
2010-11-23 |
 |
平時每天散步時間若能累計30分鐘,可讓膝蓋關節維持正常功能;若有餘力,可在家做抬腿運動,將膝蓋伸直、髖關節呈45度,慢慢舉起、放下,每天左、右腳各做20下,持續1、2月後,就能發現膝蓋肌肉力量有明顯改善。因為人體行走、站立穩定度,跟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及膝蓋前方肌肉有很大關連,抬腿能有效訓練股四頭肌,並強化膝蓋肌肉。
太極、單車 都能訓練肌肉
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陳建成說,皮拉提斯核心肌肉群訓練、瑜伽或太極拳等,對腰部、屁股、大腿及腳踝等人體重心部位的肌肉訓練,皆有不錯效果。騎腳踏車、水中走路、游泳等「腳圓形運動」,不僅能訓練肌肉,也可讓膝蓋處於非載重環境,不會造成關節瞬間衝擊。
不動就不磨損 大錯特錯
陳建成特別提醒,很多人以為不運動,就不會造成膝蓋關節軟骨磨損,其實是錯誤迷思,因為運動可提供軟骨細胞新陳代謝,並幫助廢物排出代謝。
要避免膝蓋痠痛,醫師建議應儘量減少膝蓋彎曲度太大活動,包括爬山、上下爬坡及樓梯。此外,蹲站姿勢不對,腳踏車座位太矮,都將加重膝蓋受力與關節壓力,恐造成身體愈動、膝蓋愈痛。
|
2010-11-21 |
 |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美青說,保養很簡單,不用瓶瓶罐罐,做好保溼與清潔,就能常保皮膚健康。李美青說,自己也是女生,而且是「愛漂亮的女生」,因此面對患者時,可以充分體會渴望美麗的心情。就像不久前,醫界曾熱烈討論化妝水到底有沒有用?李美青的看法就與多數醫師不同。李美青說,其實化妝水裡的成分,有80% 都是水,「女生就是會覺得『多擦多保佑』,而且很多人已經養成使用習慣。」她說,「我會建議大家,要仔細比較化妝水成分,選擇對自己最有幫助的產品。」學生時期的李美青,一度習慣用大批瓶瓶罐罐保養品,但經累積多年醫療經驗與專業知識後,現在最多只用精華液與乳液(秋冬改為乳霜),白天出門再多加一層防曬。她說,保養沒有祕訣,只要做好最簡單的清潔與保溼就足夠。李美青表示,保養皮膚的基本前提是,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態。乾性皮膚通常會緊繃、刺癢,細紋也較多;油性皮膚常泛油光、毛孔明顯,容易長痘痘;中性皮膚介於兩者之間。此外,還有混合型及敏感型皮膚。由於人的皮膚狀態會隨著年齡、季節轉換、氣候溫溼度,以及內在心理壓力改變。她建議,每到換季,最好進行簡易的肌膚檢測,隨時調整保養方式。
|
2010-11-18 |
 |
印度瑜珈、中國太極拳全球風靡,台灣人獨創的本土養生術「太乙鬆筋」也在國際發光發熱,全球超過10餘國家的醫生、學者也紛紛前來台灣拜師學習。不同於養生運動類型的瑜珈或太極拳,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傳統整復員培訓班術科老師林志嵩結合鑽研近30年的中醫基礎及西醫的解剖生理學理論,以「預防勝於治療、養生更勝預防」的觀念及豐富教學經驗,自創出獨門養生秘技。林老師表示,太乙鬆筋秉持「哪裡不舒服,就處理那裡」的養生哲學,透過鬆解人體骨骼肌的緊張或黏連,達到舒壓與預防保健作用。它有別於針灸、推拿、刮痧、按摩等療法,無侵入性治療的顧忌,只要透過課程學習,再輔以符合人體工學的造型工具,隨時隨地都能養生。像是現代人因操作電腦過當,常引發手指關節僵痛等文明病,林老師認為,這是由於手指過度使用,使得大量的代謝物「乳酸」沈積在關節附近所致,以鬆筋的原理,藉由專用工具在身上查出異常的筋結,以鬆解筋結為手段、寛鬆氣血通道為目的,達到活血袪瘀、暢通循環。http://www.elife-way.com/創辦人簡介.html
|
2010-11-17 |
 |
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今天表示,時序入冬,早晚溫差大,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冬天更應重視食補,尤其是吃橘子時最好連果肉上絲狀的「橘絡」一起吃,預防動脈硬化。
傅宗楷指出,秋冬溫差大、戶外運動減少及冬令進補習俗等影響,常造成民眾腦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他說,心血管疾病多因血管硬化累積而成,應及早預防,川七、丹參、琥珀、粉光參等量磨粉每日服用,可預防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發生。有冠心病史患者可用「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或「炙甘草湯」、「生脈飲」保養心臟。
他說,高血脂者可選用山楂、何首烏、決明子、澤瀉、荷葉、虎杖、「鉤藤散」、「丹七散」。深海魚油、綠茶素、銀杏、納豆、紅麴及輔 (酉每)Q10,都有利心血管保養。
他強調,食補上應重少鹽、少油、少熱量,在蔬果選擇上木耳熬煮及多吃洋蔥、大蒜都有助降低血脂,大蒜泡高梁酒,每天喝少許能降血壓,菠菜、玉米等蔬菜也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現在是橘子盛產期,一般人常會把果肉上的絲狀物剝除,但最好是連絲一起吃,絲狀物叫「橘絡」,有助血管軟化,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
|
2010-11-16 |
 |
如何吃出健康、讓身體趨吉避凶?中華中醫典籍學會內、婦科講師古慧玲表示,當人一出生就已註定是偏鹼性或酸性的體質,若民眾想要改變體質,「多鹼少酸」是基本原則,也就是配合「多蔬果、少肉脂」的飲食方式,加上正常作息、適度運動,就可為民眾改變酸性體質,同時這也是遠離疾病的不二法門。古醫師指出,就像一群人一起在郊外,有些人的體質偏酸性、體溫偏高,特別容易遭蚊蟲叮咬,但有些人的體質偏鹼性、體溫較低卻很少有蚊蟲近身,從這裡就可以大約了解一個人的體質。不過,生活和飲食習慣可調整體質酸鹼性,亦即多吃蔬果、正常作息、不熬夜,保持每天三十分鐘有氧運動習慣等,都是維持體質保持健康鹼性的關鍵。古慧玲醫師進一步指出,以食物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許多的酸性食物,包括大部分的肉類、麵包、油炸物、油煎食物、罐頭水果、調味料、泡菜等,鹼性食物則幾乎包括所有的蔬菜,尤其是綠色蔬菜;所有豆類中,大豆是鹼性最高的食物,也是治療過度酸性體質時極佳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人吃得太好,所以往往發生營養過剩的現象,因此,吃水果時最好選擇低糖份、高纖維的水果,否則,過多的醣類也會在人體內轉變成脂肪,最後就變成酸性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