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心情 |
日記內容 |
2022-03-06 |
 |
不要因為他人對你好,就隨意盜用他人的善良;也不要因為他人對你不好,就失去自己的善良,不要把一切當理所當然,隨緣感恩隨喜。我對你好是我個人修養,你對我不好是你個人人格。儘管做好自己 其他交給天意,付出不期待回饋時間的長短。心與心不是交易,而是真誠。 一個人常常認為有逆境或順境,這個就是最大的心病,就是爭執不下,不肯放下。正因為取了這個,捨了另一個,所以沒有辦法保持如如不動的心性。所有順逆二境你不要怕,你要勇敢的承擔,不必特別排斥它。六塵沒有好壞,好壞在於心。 |
2022-03-05 |
 |
靜,既是一種休息,更是一種修行。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喧囂,所有的傷痛,都來自於躁動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沈浸下來,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慾望;學會讓自我常常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停一停追逐的腳步,緩一緩緊繃的心弦,讓心寧靜,讓傷口復原,讓靈魂昇華。 生與死、相聚與離別、愛與恨。有時往往就在一瞬間就成了相互對立的一面。不要看到生命逝去才覺悟世事無常,才明白聚散如風。沒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再來,所以每個離別都要祝福,每個相聚都要感恩。 |
2022-03-04 |
 |
無論你到任何地方,遇到什麼樣的人,跟什麼樣的人相處,你都要保持謙卑的心態。不僅是這個樣子,而且你真的發自內心真誠的尊重,或者說恭敬每一個與你相處的人。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是處於低下、容納百川的大海一樣,當一個人能夠常保謙卑,尊敬他人的時候,就能夠成為功德的大海,你隨時都能夠從他人身上學到東西。一個人若是心懷傲慢、以自我為中心,就斬斷了自己進步的機會。因此,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能夠常保謙卑的話,就會有所學習、成長,就是在修心。 |
2022-03-03 |
 |
樂於行善,與人為善,一心向善,是一場互動。你對人好,最終受益的都是自己。那是你修來的福氣,也是世界給予你的獎勵。很多人求神拜佛,無非是想得到上天、眾神的幫助。其實所謂“天”,就是你的環境和你身邊的人。贈人玫瑰,手留香。行善布施,實際上都是互利的行為。你幫助、布施了他人,也是在為自己修福報,積累善緣,其實受益的依然是你自己。與人為善,幫人難處,一定會吉人天相。心存感恩,善待他人,積德行善,自有福報。行善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利人利己的一件事。 |
2022-03-02 |
 |
內心慈悲,會讓你的人性放射出佛的光輝,令人間溫暖無比;內心平常,會讓你甘於淡泊,隨遇而安;內心清淨,會讓你心平如鏡,神清氣爽;內心自由,會讓你得大自在,處處無礙;內心自然,會讓你道通天地,回到生命本源,獲得最美的安頓。其實,只要一顆平常心,就都可以做到了。 感恩,是一個人對他人的回饋。是一顆心對熱心的報答,懂得感恩,讓那些心甘情願為我們付出的人,有一絲絲的慰藉。讓那些排除萬難 把我們支撐的人,有一份溫暖在心。 |
2022-03-01 |
 |
佛心存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念佛誦經,未必心裡無佛;吃齋拜佛之人,不盡有佛根。真正的修行不在於日日的誦經素食,只有把佛的理念種在心裡、才能真正得佛心。每個人的心,都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佛心,教你看甚麼都順其自然;魔心,教你看甚麼都不順眼。善成佛心,惡造魔心,而魔心造地獄,佛心造極樂。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其實,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身邊。以一顆佛心去看待世間萬相,懷一顆佛心去做事,你就是佛。千古善惡由一心,心若無時罪亦空。 |
2022-02-28 |
 |
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因為人心都是相互的,你為別人考慮,別人才會替你著想。在我無助的時候,你能出現,當你遇事的時候,我不旁觀。你對我情深意重,我還你心真坦誠;你對我無私幫助,我給你包容大度。與人相處,能感受別人的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的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的錯誤,是大度。人,沒盡善盡美;事,無一帆風順。是人都有困難的時候,交往都有誤解的時候。懂得換位思考,麻煩就會減少,懂得將心比心,感情就會加深。 |
2022-02-27 |
 |
一個人本來過得挺好,看見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只能怪自己定力不夠。首先要降服自己的心雜念,先要管住自己的脾氣,心不浮躁,外物不侵。心氣高是好事,卻不知擁有一顆平常心,才是大福氣,平常之中有真滋味,有真趣味,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平和處事善意與人,諸事吉祥圓滿。 這個世界有一個真相,我們佈施出去的所有東西,到最後都是在供養我們自己。你給出去的金錢,你施捨出去的一碗飯,一針一線,包括對待他人的一個善意的微笑,念頭,都在滋養我們自己的心。好事做多了,心非常愉悅。你是別人善意的施主,終會化作自己歡喜的緣。 |
2022-02-26 |
 |
人間的路,深一腳淺一腳,步步都是故事;人間的緣,善一段惡一段,段段都是注定;人間的事,明白一時糊塗一時,事事都有因果;有些事明白了就好,看破不必說破人生難得糊塗,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要記住:不與事爭,因為爭不過因果,不與人爭,因為會傷了感情,不與已爭,因為會讓人疲累,學會寬容,讓自己平心靜氣,學會隨緣,讓自己身心安樂,學會放下,讓自己明心見性。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內心的安定與豐盈。 |
2022-02-25 |
 |
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點,不要將什麼事都看得那麼絕對,我們要用寬厚仁慈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出了問題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愛自己容易愛別人難,如果你能做到像容忍自己一樣去容忍別人,能設身處地的替對方著想,就很少人會再和你計較了。你的人緣將好到出乎你的想像。 閉上眼睛好好地想想,自己是不是因為心浮氣燥而搞砸過很多事?是不是常常被環境、被人所影響?是不是常常為了小事生氣,不放過自己?懂得以智慧、慈悲來處理問題,心裡就不會經常打結。心裡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心裡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 |